总经理简介
亓飞,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第七代传承人,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曾获得中宣部“中国好人”荣誉称号、第四届“全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共青团山东省委“雷锋好榜样”荣誉称号,曾任原莱芜市第九届政协委员、原莱芜市第十届政协常委、济南市第十四届政协常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现任济南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老字号协会会长、山东大学客座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导师、亓氏族谱第八次续修发起人,是山东省亓氏酱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泉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兄弟商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喜顺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亓飞1991年接手管理“亓氏酱香源老店”,在经营上坚持“宁失千金,不失一信”的原则,诚信经营,生意红火。经过三十余年的艰苦创业,如今“亓氏酱香源”已成为莱芜地区的食品名片,公司名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起源于1844年,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华老字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山东名吃地方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在秉持传统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经营模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于2015年投资建设新的食品研发加工中心,2016年首次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11月,山东省亓氏酱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被山东省食品安全生产委员会评为“食安山东”食品生产示范企业。
亓飞以“食安天下和”为己任,秉承“仁和天下、济世救民”的祖训,多年来热心学雷锋助人为乐。自1992年至今先后资助了71名孤贫孩子、327名大学生、50名博士生、22个博士后。
1992年,初中毕业的亓飞,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酱菜制作,并在村里开了个小店。偶然的机会,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农村贫困学子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的新闻,这让亓飞心急如焚。酱肉制作生意才刚刚起步,3000元钱的学费亓飞也拿不出来,只好四处去借。他对那位学子说:“你安心学习,上学的费用由我来出。”亓飞说到做到,每学期的汇款总是如期而至,并且鼓励贫困学子,继续考研深造,有什么困难由他来解决。这是他第一次帮助别人,就是这一次资助,决定了他的人生坐标。从此,他边创业边做慈善,一做就是30多年。
随着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梦,亓飞总是第一个积极响应“圆梦大学行动”,联系、走访贫困大学新生,深入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并率先捐款,帮助孩子们顺利入学。孩子在校期间,与他们积极建立联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后顾之忧。寒暑假期间,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他们解决部分生活费用的同时及时跟进对他们思想、生活的关心、照顾,凡是被亓飞资助的孩子,都像对待长辈、朋友一样,有什么事情就找他倾诉,有什么问题就找他帮忙,成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这份爱使他不仅从物质上资助,还教他们怎样做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使他们健康成长。有时实在忙,抽不出时间去看他们时,就用电话联系。记得他在与一位情绪低落的孤儿沟通时,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手机没电了才作罢,连续聊了三个晚上,一直聊到那个孤儿解开心结了,亓飞才放下心来。只有一颗炽热的爱心,才能做到如此的细心、周到,这是人间大爱,这份爱让人动容。
2006年至2024年,亓飞每年都积极参与共青团市委的“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捐款资助困难学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亓飞就率先捐出了1万元。16日,当他得知灾区民众和部队官兵的饮食得不到保障时,又捐出了16万元的食品。紧接着拿出价值10余万元的1000箱酱牛肉进行义卖,将所得款项全部捐往灾区。据统计,他在汶川地震中累计捐款捐物达66.6万元。同年,亓飞在北川出资40万元捐建希望小学一所。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地震后,他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万元。
2011年4月,莱芜市北部山区发生火灾,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当得知部队官兵和救火群众已一天一夜都没有吃东西时,他和他的老母亲组织了十几名妇女,连夜做了数千个馒头,连同酱肉食品、矿泉水等价值20万余元的捐赠物资运到了灭火现场。
2011年6月,在雪野旅游区出资25万元捐建了“富家庄亓飞希望小学”,后又捐建“雪野敬老院亓氏酱香源爱心园”。
2013年,莱芜市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亓飞主动捐资2万元助力活动的开展。
2014年,为更好、更有效、更科学的开展慈善活动,亓飞出资30万元建立了“亓氏酱香源慈善基金”。
2015年1月,莱芜市实验中学 “莱芜明清进士馆”开馆,亓飞捐巨资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2016年,亓飞出资四十六万余元,为嘶马河村硬化村内水泥道路,解决了老百姓雨天出行难的问题。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亓飞没有忘记自己担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先后捐款捐物12万余元,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2020年,向山东方志馆、鲁商文化博物馆捐赠《亓氏族谱》。
2021年,出资十三万余元,为岔河村硬化村内水泥道路,解决了老百姓雨天出行难的问题。
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再次捐赠价值二十余万元的生活防疫物资;
2021年,向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淄博市档案馆捐赠《亓氏族谱》。
2022年1月,向山东科技大学捐赠奖学金2万元。
2022年3月,向羊里街道办事处捐赠“幸福点”酱肉大礼包400箱、伊利牛奶500箱、农夫山泉矿泉水500箱、桶装白象方便面500箱,价值二十三万余元。
2022年4月,向方下街道办事处捐赠生活防疫物资价值四万余元。
2022年4月,亓飞出资三十余万元,重修了亓占峰纪念馆。
2023年11月,亓飞向莱芜区慈善总会捐赠四万八千元,用于方下街道学生驿站建设。
2024年以来,向全省八十余所高校捐赠《亓氏族谱》,价值五万余元;并义务在山东大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莱芜技师学院等高校开展讲座十余场。
2012年,亓飞投资建设了“山东亓氏酱香源民俗博物馆”,这是莱芜地区第一家省级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展览用房1500平方米,文物库房500平方米,共有藏品310余件套,博物馆以亓氏酱香源历史文化传承为主题。截止到现在,平均每年免费接待各界参观人士万余人次,同时也面向青少年开展优良传统习俗和优秀民俗文化教育。2016年博物馆被山东省文化厅认定为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
附:亓飞获得的部分荣誉
2006年至2024年,每年都被共青团济南市委、原共青团莱芜市委授予:“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贡献奖”;
2007年,亓飞被评为“苗山镇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被原莱芜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授予“情系灾区爱心大使 ”;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9月,被山东省慈善总会、总工会、团省委、大众日报社授予“大众慈善之星”;
2008年9月,被评为“苗山镇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被山东省工商联合会授予“山东省工商联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9年11月,被原莱芜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总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授予“莱芜市首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和“第五届文明市民”;
2011年9月,被评为“苗山镇尊师重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1年12月,荣获“山东省齐鲁青年榜样”称号;
2012年4月 ,荣获第二届“莱芜青年五四奖章”;
2012年9月 ,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雷锋好榜样”荣誉称号;被山东省慈善总会授予“热心慈善先进个人”;
2012年10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2013年3月,被原莱芜市纪委、监察局聘为莱芜市干部作风监督员;
2013年4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
2013年5月,被原莱芜市妇联授予“春蕾计划爱心个人”荣誉称号;
2013年8月,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共青团山东省委、省妇联授予第四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14年10月,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山东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进人物“爱德模范”荣誉称号;
2015年5月,获得莱芜市“十大慈善明星个人”荣誉称号;
2015年6月,亓飞家庭被山东省妇联评为山东省“齐鲁十大最美家庭”,同时获得“山东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
2015年10月,被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山东省敬老模范个人”;
2015年12月,获得莱芜市“菜芜优秀青年创业导师”荣誉称号;
2016年5月,亓飞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2016年6月,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2015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
2017年12月,在2017年度莱莞市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活动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018年9月,山东省民政厅颁发“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
2018年10月,荣获山东省民政厅颁发的“最具爱心捐赠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20年9月,济南市总工会授予“市级农民工之星”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创业导师”。
2020年12月,被山东科技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
2021年3月,被济南市人民医院聘请为“社会监督员”。
2021年4月,荣获山东省总工会颁发的“省级农民工之星”荣誉称号。
2021年6月,被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聘请为“社会监督员”。
2021年6月,荣获济南市莱芜区张家洼街道“党建工作贡献者”荣誉称号。
2021年12月,荣获济南市莱芜区总工会评选的“莱芜工匠”荣誉称号。
2022年11月,被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聘请为“社会监督员”。
2023年3月,被评为“文化旅游工作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2023年6月,被评为“方下新农人”荣誉称号。
2024年1月,被评选为“莱芜慈善之星”荣誉称号。
2024年5月,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担任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导师。
2025年3月,被聘为济南市莱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名誉会长。